中国聋人协会2023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中国残联的领导和民政部的监管下,在中国残联各业务部门和各地聋协的支持下,中国聋协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增强能力,不断创新,坚持眼睛向下,立足基层,面向群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将协会建设得更接地气、更加充满活力。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党建引领,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凝聚力战斗力

聋协领导班子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一边深入学习,一边躬身实践,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积极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残联八代会会议精神,广泛宣讲宣传中国残联八代会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残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深化主题教育成效。

主题教育过程中,聋协领导班子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各地聋协利用主题教育之机,深入基层,调研听力残疾人需求并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提交课题研究报告1个。对听力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各种场景的实时字幕进行研究和归纳整理。认真举办听力残疾人“邀访·倾听”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倾听听力残疾人及亲友的意见建议。先后赴贵州、河南、江西等7个省市进行座谈、特校课程观摩,了解残疾人听力康复及教育情况,了解融合教育新模式。拉近与听力残疾人距离,增进感情,真诚倾听其呼声,真实反映其愿望,真情关心其疾苦,积极研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及措施。

新一届聋协领导班子成立后立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国残联八代会精神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致词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党的关怀及时传递给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为残疾人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团结带领广大残疾兄弟姐妹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二、以换届为契机,强化制度和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9月,中国聋协经中国残联和民政部同意,以线上形式召开了七届六次委员会,通过了向中国残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听力残疾人代表会议提交的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和章程(修正案)等文件。随后,在中国残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按照中国残联统一部署,中国聋协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国聋协委员会,顺利完成了协会领导班子换届。一批年轻的优秀听力残疾人骨干充实了聋协队伍,使协会更加富有朝气和活力。中国聋协领导班子建立了主席、副主席分工议事制度,确立了重大事项征求聋协委员会意见制度,严格执行章程的各项规定,坚持规范运作,注重增强自身能力、注重提高服务水平,为今后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进一步完善“专门协会在线”平台,根据《中国残联改革方案》和《中国残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专门协会工作的意见》相关精神,与辽宁人民出版社合作,服务全国各级聋协工作人员(含主席、副主席、委员和工作人员)311名,每人不少于20学时。

三、以需求为导向,为听力残疾人提供精准服务

2023年,中国聋协与中国残联各部门和直属单位对接服务项目6个,承接民政部实施的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1个。协会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听力科普等内容,组织举办听力大讲堂、听力健康公益讲座进社区活动21场、服务730人。邀请知名专家为听障人士普及听力医学知识和听力辅具新技术现状,并安排听力师为听障人士进行义诊。

5月,成功申请民政部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资金,开展“聆听花开—随班就读听力残疾学生辅听器具支持示范项目,为贵州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00名随班就读听力残疾学生配发FM无线辅听设备。10月,在南京举办第五届人工耳蜗植入者讨论会,多位听力学专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名各品牌人工耳蜗植入者和助听器用户代表就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听声效果、人工耳蜗使用寿命、人工耳蜗未来的发展方向、人工耳蜗植入者的求职就业选择和心理建设等多个问题展开深入探讨。11月,在安徽阜阳举办“全国人工耳蜗调试理论与实践”公益培训活动,为近百学员提供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分享。

此外,还开展了“天籁之家”听力残疾人就业服务和中途失聪听力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试点项目,在河南郑州和江西萍乡试点并开展相关服务,为中途失聪者讲授《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培训指南》及《中途失聪者自助互助康复指导手册》,并提供听力筛查、评估,助听辅具调试等服务。目前已服务300名听力残疾人。

四、尊学守用法,提升听力残疾人法治素养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要求,有效提升听力残疾人法治素养和依法维权能力,受中国残联维权部委托,协会首次开展“天籁之声”听力残疾人普法活动,协助编写《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手册(聋协)》培训教程和《听力残疾人无障碍法律服务手册》。上传2个课时残疾人普法视频到“专门协会在线”平台,举办听力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座谈交流活动,并制作了10期普法手语视频,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听力残疾人及亲友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和行为习惯。

首次使用企业微信建立全国手语翻译人才资料库(以下简称“人才库”),根据当地聋协和听障手语使用者的评价,邀请了400余人进入人才库,为司法系统等提供“靠得住”的手语翻译资源。

五、文体齐并进,展现听力残疾人良好精神风貌

为展示听力残疾人的艺术才华,举办“沣标杯”听力残疾人摄影大赛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1届,挖掘和培养了听力残疾人视觉艺术品位。为展现听力残疾人康复成果,举办了第四届全国听力残疾人朗诵大赛,活动收到全国29个省(区、市)推送的192个参赛作品,80名听障选手入围决赛,展示听力残疾人风采。继续与中国狮子联会合作开展第九届全国残疾少儿和平海报作品征集活动。

2-3月在四川成都、江西南昌、江西赣州、广东广州和广东深圳组织开展第7届听力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冰雪运动体验活动,共有855人参与了本届冰雪季活动。

8-9月在四川省、拉萨市、深圳市和南昌市组织开展第13届残疾人健身周听力残疾人健身运动特色活动,共有358名听力残疾人选手及工作人员参加,精彩纷呈。

六、关注信息无障碍,促进听力残疾人素质全面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中第三十条,首次明确“同步字幕”这一说法,对比之前的“字幕”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和升级。“同步字幕”更加精准地了解听力残疾人的信息缺失困境,在进行全面的行业调研后,提出的解决对策。为此,中国聋协不断面向社会反映听力残疾人的信息无障碍需求,推动荣耀、小米、华为、飞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注重加配实时字幕,助力听力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同时,努力从多方面为听力残疾人迫切需求的无障碍环境保驾护航。在中国聋协的推动下,无障碍急救报警平台已在全国55个地级市部署上线,为听力残疾人开展了40余场线上、线下急救培训活动,传播急救技能,培养了近3000名急救种子,提高听力残疾人自救互救的能力。

此外,为推动相应服务规范化,中国聋协全年共发布、实施团体标准4个,包括:《佩戴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的双模式验配服务规范》《手语翻译服务规范 第1部分:传译服务》《手语传译职业技能评价规范》《智能手语翻译系统测试规范》。

为更好总结与部署手语采集工作,中国聋协举办了第八期全国手语采集工作年度统筹论证暨国家通用手语技能水平检测活动。作为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成员单位之一,中国聋协积极开展应急语言相关工作,编写了《事故灾难应急手语100句》书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赋予了国家通用手语法律地位。2023年,中国聋协被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评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中国聋协组织撰写的《手语翻译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已经提交至人社部。